創新藝與意,品味茶與器,陶作坊分享茶的美好生活風景
作者 / 蔡祖芸攝影 / 蔡祖芸
2016年1月底,台北歷經了四十年來最嚴峻的冬日,然而位於鶯歌老街重新開幕的陶作坊重慶店格外春風滿面,不畏寒冬地敞開大門、歡喜迎賓。店門口傳來的潺潺水聲與啁啾鳥鳴,提前捎來春的氣息,忙進忙出的接待員笑臉迎人,四處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奉茶暖心。
陶作坊歷經三十三個年頭,以一個企業的年歲而言,可以說是老品牌了,但它散發出的活力與殷勤彷彿正值壯年。今年正是陶作坊的「創新元年」,倘若細數陶作坊的編年史,創新早已非新話題,只是正如同陶博館館長寫給陶作坊重慶店的開幕祝福:「好,還要更好!」,陶作坊總是敦促自己,以符合時代潮流的作法不斷進步,分享茶的美好生活風景。
琢磨細節 成就生活好品質
陶作坊提倡簡單慢活,但原料挑選、製作、銷售,每一步都不簡單,對於品質的要求更近乎偏執,比如在正式上釉之前的測試,為了消費者的健康安全,曾投入一年多的時間於單一項產品,反覆實驗不同種類的釉料,不只是陶藝老本行,鍥而不捨的精神也體現於對食品安全的堅持,不厭其煩的將茶點送檢化驗,也因此在食安風暴過境後,仍能毅力不搖,甚至更加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和信任。
三大茶器系列 綻放茶湯好韻味
僅以四字就能道盡的製作核心概念「以器引茶」,同樣是看似簡單卻意喻深長。不同材質的胚土有不同的保溫效果,也分別適用於不同發酵程度的茶種,而陶作坊的主要茶器產品系列「瓷清」、「陶樸」、「岩淳」,分別因應不發酵、半發酵、重發酵茶而設計。
仔細觀察每件茶器,其色彩基調,好似呼應著杯中茶色:淡雅清亮的瓷清、質樸溫潤的陶樸、深沈粗礦的岩淳,不只是視覺上的和諧,茶器的肌理觸感,也應和著截然不同的飲茶氛圍與口感。飲畢一杯茶後,杯底逐漸顯現的質感紋理,又是另一個獨特風景,在體驗種種層次豐富細節的同時,思緒也如同茶葉般舒展,沈靜於恬適悠遠的內涵。
創新思維 互動心感動
文創產業是由文化、創意、產業三者平衡發展所構成的企業型態,然而在台灣能做到三項兼具者寥寥可數,陶作坊便是其一。
從文化來看,不僅在製作技術中注入宋代汝窯工藝,於店內佈置不同情境的飲茶體驗空間,就連管理員工的企業文化也著墨至深。負責籌辦開幕式的Rita,自皮夾內抽出一本看似已翻閱無數次的小冊,悉心誦念著裡頭的文字:「誠正勤樸,這是董事長最開始做陶藝時,就秉持的概念。」
創意上,陶作坊的茶藝展演Tea Party今年以《混得好in the mix》為題,融合西方調酒與東方茶席,以及科技互動的感官設計驚豔四座,甚至獲得iF設計獎的殊榮,工作人員憶起展演過程時打趣的說:「現場有一位很有趣的老太太本來說不能久站,沒想到後來因為表演太精采,全場都站在吧台觀賞!」
在產業方面,陶作坊發展出一條龍的企業模型,整合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銷售,是諸多傳統產業望塵莫及的型態,此外為了打入年輕市場,子品牌「不二堂」以清新簡約並具有設計感的風格,提高習慣即飲手搖杯的年輕世代接觸茶文化的意願。
立足國際 回饋社會
著重文化傳承與創新生活的企業文化,已經在世界各地上百個據點開支散葉,並透過異業合作汲取養分,不斷萌生創新的生活藝品,像是2010年於上海世博會提供奉茶,就順利將台灣茶文化推上國際舞台。在國際間與商場上發光發熱的同時,陶作坊也不忘回饋社會,「好愛設計」計畫,便是希望透過茶器作品成載美好,讓世界體驗以愛為本的設計理念。
讓工藝體現公益 創造美好價值
2015年陶作坊與喜憨兒基金會以及吳氏設計合作《喜飾》系列茶器,透過繪畫課程激發憨兒的設計潛能。喜憨兒基金會代表吳駿飛不斷強調,憨兒們在課程中的表現另他十分驚奇,原本以為憨兒會排斥,但創作過程中,憨兒們總是不知為何地一直開心的笑著。古樸的陶器搭配憨兒的抽象圖樣,印製於陶作坊的經典作品「同心杯」,體現創新的同時也保存了茶藝的文化底蘊。
2016年陶作坊也將繼續創新與傳承的企業使命,如同重慶店捨棄展示玻璃的全開放式展覽空間,陶作坊彷彿向大眾宣示,藝術屬於生活、文化引領設計的企業理念。
簡介
陶作坊
◎ 鶯歌重慶店
地址: 新北市鶯歌區重慶街57號
電話: (02)8677-4488
營業時間:10:30-19:30